安瓿瓶有什么規格?
除頸部安瓿瓶外,其體積通常為1、2、5、10和其他規格。
根據新的標準,所有用于注水的安瓿瓶都容易折斷頸部彎曲的安瓿瓶。 為了防止玻璃碎片和顆粒在破壞安瓿瓶的瓶頸時進入安瓿瓶中而污染藥液,藥品監督管理局(SDA)強制實施了帶有彎曲頸部的柔性安瓿瓶。 易破安瓿有兩種:色環易破安瓿和點標記易破安瓿。
1、安瓿瓶玻璃應無色透明;
2、膨脹系數小,耐熱性好;
3、要有足夠的物理強度以耐受在熱壓滅菌時所產生較高的壓力差;
4、化學穩定性高,不改變溶液的PH值;
5、熔點較低、易于熔封;
6、無氣泡、麻點和砂粒。
安瓿瓶的使用
在打開前,用砂輪切掉瓶頸上的劃痕,對瓶頸進行消毒,抬起奶嘴,使液體流入瓶子,然后折斷瓶頸。 為了使安瓿易于破裂,制造商預先切割的零件會在奶嘴上標出,并且奶嘴可以直接在此方向上破裂。 安瓿瓶是用于盛放液體藥物的小玻璃容器。 容量一般為1?。 它通常用于存儲用于注射和口服液體包裝的液體藥物,但是由于消費者難以打開并且容易引起事故,因此現在并不流行。
安瓿瓶的由來
每年9月19日,在那不勒斯舉行長達數百年的儀式:圣杰羅的圣血。 在那不勒斯大教堂,一個安瓿充滿了主教圣熱內洛·貝內維托主教的血液,據說是卑詩省,放在他的胸部旁邊。
在“圣熱內洛后裔”的祈禱和大主教的顫抖之后,安瓿中的血液將液化。 這種現象的早前記錄是在AD中。 另一個的安瓿是“圣安瓿”,其中包含法國皇帝加冕禮上的圣油。
根據傳說,圣油是從克洛維斯時代流傳下來的。 它曾經被存放在圣雷米斯的墳墓中,后來被存放在雷米斯的大教堂中。 該安瓿瓶在1912年的大革命中被打破,但其中的一部分仍被保存下來,以紀念查理十世的加冕禮。